近日,安徽省铜陵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农产品安全执法检查凌晨行动。利用凌晨农产品交易高峰期这一关键节点,对铜陵市内各大农贸市场展开随机抽检,全力守护群众餐桌安全。
凌晨突袭,精准聚焦重点问题
凌晨时分,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铜陵市市场监管局的执法人员已悄然深入市内农贸批发市场。此次行动聚焦蔬菜、水果、畜禽肉、水产品等重点品类农产品,这些品类与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群众的身体健康。
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重点排查了豇豆等新鲜蔬菜的农药残留超标问题。豇豆作为常见蔬菜,在种植过程中易受病虫害侵袭,部分种植户可能会违规使用高毒农药,导致农药残留超标。同时,针对水产品中违规添加孔雀石绿等违法违规行为也进行了严格检查。孔雀石绿是一种对人体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化学物质,一些不法商贩为延长水产品存活期、改善外观,会违规添加,严重威胁消费者健康。
强化责任,督促各方落实到位
除了对农产品本身进行抽检,执法人员还严格督促市场管理者切实落实对商贩的监督责任。要求市场开办方加强对入场销售者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入场销售者档案,记录销售者基本信息、经营品种等内容,以便追溯管理。
对于农产品经营者,执法人员严格要求其落实进货查验制度。仔细查看产品的进货凭证、检验合格证明等,确保所售农产品来源可溯、质量安全可控。这一制度的落实,能够从源头上把控农产品质量,防止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市场。
发现问题,当场整改不留隐患
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发现个别经营者存在诸多问题。部分经营者生产记录不规范,无法准确追溯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质量信息;经营环境脏乱差,不仅影响农产品的储存和销售,还可能滋生细菌,导致农产品变质;农产品储存不规范,不同品种的农产品混放,容易造成交叉污染。
针对这些问题,执法人员当场提出整改要求,明确整改期限,督促经营者立即落实整改。要求经营者完善生产记录,保持经营环境整洁卫生,规范农产品储存方式,保障农产品销售环境安全卫生。
持续跟进,筑牢农产品安全防线
此次凌晨行动只是铜陵市市场监管局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个缩影。下一步,市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跟进,加大农产品市场安全环境营造力度。对检测不合格的农产品,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置,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形成高压态势,让不法商贩不敢为、不能为。
铜陵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广大市民的切身利益,市场监管部门将始终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重要职责,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创新监管方式,为市民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农产品消费环境,让市民能够购买到安全、放心的农产品。
通过此次凌晨行动,铜陵市市场监管局向违法违规行为亮出了利剑,彰显了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的坚定决心。相信在市场监管部门的持续努力下,铜陵市的农产品市场将更加规范有序,市民的餐桌将更加安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