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宣城市市场监管局聚焦农村食品安全薄弱环节,以“清源打链”为主线,打出三链同查、多方联动、双向教育等一系列监管“组合拳”,推动农村食品市场秩序持续向好,为农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
三链同查精准发力,破解监管难点。为全面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该局建立“生产溯源链+流通供销链+网络传播链”的立体化监管机制,从生产、流通、网络三个关键环节入手,精准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在生产端,实施溯源管控,对农村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进行“一企一档”精细化管理,构建起原辅料进货、生产工艺、销售流向的全过程追溯链条。在流通端,着重开展闭环治理,建立供货商监管台账,试推行“票证通”电子追溯系统,运用“三单三标”规范经营行为。截至目前,该局累计检查食品销售主体1466次,查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等违法经营行为32起,有效净化了农村食品流通市场。针对网络销售这一领域,该局开展网络及线上广告监测,设置关键词检测拦截,对违规行为“零容忍”。
多方联动形成合力,严惩违法犯罪。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协同作战。该局联合多部门建立“线索互推、行刑衔接、案件共商”的紧密协作机制。同时,该局通过投诉举报、线下检查等多种渠道广泛收集违法线索,共获取线索106条。
双向教育共治共享,营造良好氛围。为提高农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该局创新“规范经营者+动员消费者”的共治模式。一方面,充分运用“三单三标”打造标准化农村食品经营店,指导农村食品销售者对照风险管控清单进行定期自查,严防销售假冒伪劣食品,从经营者层面规范市场秩序。另一方面,坚持开门整治,通过发布线索征集公告、开展“你拍我查”、“你点我检”、消费提示等活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监督。截至目前,该局共发放手册、视频等宣传产品2000余份,让食品安全知识深入人心,形成了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群众参与的食品安全共治共享良好氛围。
下一步,该局将持续深入推进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查处各类食品安全违法案件,做到有案必查、违法必究,让假冒伪劣食品在农村无处遁形,切实保障农村群众的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