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举行发布会,介绍上半年货币信贷政策执行及金融统计数据情况。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司长彭立峰表示,支持民营和中小企业融资发展是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民营和中小企业等普惠金融重点领域,从政策引导、资金支持、能力建设等方面入手,持续健全金融支持体制机制,提升企业融资可得性、普惠性和便利度。
一是加大对民营和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首先抓好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举措的落实,推进金融服务能力建设,定期开展政策效果评估,引导金融机构牢固树立“一视同仁”的理念。截至今年5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是34.42万亿元,同比增长11.6%,近5年的年均增速超过20%;私人控股企业贷款余额是44.95万亿元。
二是推动民营和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也就是LPR改革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效能,试点开展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工作,推动民营和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2025年5月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私人控股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是3.69%和3.45%。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0.66和0.6个百分点。
三是支持民营和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多元化。发挥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撬动引领作用,对民营企业发债融资提供增信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券,募集资金专项用于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建立完善并积极推广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公示系统,便利中小企业融资。
彭立峰表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做好民营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一是进一步健全金融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政策体系。开展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引导普惠小微贷款、民营经济贷款合理增长。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增信制度,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信息共享、金融衍生品等的积极作用,提升企业融资可得性。二是持续加大金融资源要素投入。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促进供应链金融规范发展,加大对民营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力度。
在本次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也回应了此前发布的一些政策的落地成效。
“提振消费是今年经济工作首要的重点任务。”彭立峰表示,近期,中国人民银行联合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引导金融机构从消费供给和需求两端强化金融服务,满足经营主体和消费者多样化融资需求。推动扩大高质量消费供给,助力释放消费增长潜力。《意见》具体包括支持增强消费能力,培育消费需求;构建支持消费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全方位满足消费市场主体融资需求;聚焦消费重点领域提供精准金融支持,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加强基础金融服务,助力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和消费热情。
彭立峰强调,服务消费是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关键,在创造和吸纳就业方面也具有优势。我国商品消费发展比较充分,占GDP比重与国际水平基本是相当的,而服务消费相对不足,发展空间比较大。当前,服务消费市场需求比较旺盛,满足需求的金融支持较为充分,影响扩大服务消费的短板主要是供给。所以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设立了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精准支持住宿餐饮、文旅体娱、教育养老等服务领域加大高质量供给,补齐短板,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形成“供给创造需求、需求牵引供给”的良性循环。